不同施肥处理黑土覆膜后秸秆碳氮在团聚体中的固存特征
地膜覆盖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理解覆膜条件下黑土团聚体中外源碳和氮的固存特征,为深刻认识地膜覆盖措施的可持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长期定位试验站(29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MNPK)3个典型施肥处理,表层土壤(0-20 cm)添加13C15N双标记玉米秸秆后设置裸地和覆膜的田间原位微区培养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处理结合覆膜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对秸秆来源碳和氮的响应.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所有处理覆膜后微团聚体(<0.25 mm)中秸秆来源碳和氮的含量平均降低了 26.49%和32.05%.覆膜MNPK与裸地处理相比大团聚体(>0.25 mm)中秸秆来源碳和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了 35.58%和15.97%,但大团聚体中原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提高了 9.16%.在CK和NPK处理微团聚体中,秸秆来源碳占该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的比例表现为覆膜>裸地,而在MNPK处理各粒级团聚体中则表现为裸地>覆膜.无论覆膜与否,秸秆来源碳对团聚体有机碳和秸秆来源氮对团聚体全氮的贡献率受施肥处理的影响表现为CK>NPK>MNPK.且秸秆来源碳和氮占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的比例大于大团聚体.总之,单施化肥处理结合覆膜促进了微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更新;而有机肥配施化肥结合覆膜加快了各粒级团聚体中秸秆来源碳和氮的损失,也促进大团聚体中原土壤有机碳积累.
13C15N双标记、秸秆来源碳、秸秆来源氮、地膜覆盖、土壤团聚体
42
S153.6;S513;Q9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2-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4439-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