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不同密度柽柳林的根系形态及生长特征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不同密度柽柳根系形态及生长特征,以山东省滨州港附近滨海滩涂的低密度(1100株/hm2)、中密度(4100株/hm2)和高密度(7100株/hm2)柽柳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挖法对不同密度柽柳根系进行挖掘,测定分析柽柳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拓扑结构和连接长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中、高密度下,柽柳对根系生长的投入量更大,以保证对地下资源的吸收利用,根冠比分别为0.59、0.53;而低密度柽柳根冠比为0.44.(2)低、中密度下柽柳根冠生长关系均表现为异速生长,高密度下为等速生长.(3)不同密度柽柳根系生长都以水平分布为主,表现出水平根型特征.中、高密度柽柳根幅及侧根长均小于低密度,低密度柽柳根系水平分布范围最大,可利于增强觅养和固定能力.(4)林分密度与拓扑指数显著相关,低密度柽柳根系拓扑结构趋向于叉状结构(拓扑指数TI=0.62);中、高密度柽柳拓扑结构趋向于鱼尾形分支(TI=0.86;TI=0.81).(5)不同密度柽柳根系外部连接长度显著大于内部连接长度,呈现滨海滩涂柽柳根系向外扩张的生长策略.滨海滩涂不同密度柽柳根冠异速生长关系、根系形态及生长特征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表现出不同的密度适应特征.不同密度柽柳根系均以地表分布、向外扩张为主.低密度柽柳主要通过增加分支,扩大根系生长空间;中、高密度柽柳减少分支,加强对内部资源的利用,以降低与邻株间的竞争.柽柳密度与土壤含水量、电导率、扎根深度、侧根长、拓扑指数显著相关.
根系、异速生长、拓扑结构、连接长度、柽柳
41
S567;O641;Q949.75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联合基金;山东省农业科技资金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泰山学者工程专项
2021-07-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775-3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