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水田景观对局地热环境的影响
水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田灌溉导致其下垫面性质独特,具有“冷湿效应”,进而直接影响区域气候.基于Landsat8 TIRS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刻画三江平原水田种植核心区的热环境空间格局,以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理论为视角,量化水田景观格局对水田内部地表温度分异的影响,以及对周边区域热环境的影响范围及幅度.结果 表明:(1)与水田、旱田空间分布相对应,研究区地表温度具有空间极化特点,水田与旱田平均地表温差为-7.8℃.(2)水田内部的平均地表温度与水田斑块大小、连通性呈负相关,与形状呈正相关.(3)水田对周边降温距离为60-300m,降温幅度为0.05-9.7℃.其中,水田内部温度场对降温距离和幅度的影响最大,呈负相关;水田斑块大小、内部连通性与降温距离及幅度之间为正向相关,而水田形状的影响最弱.研究从水田与周边地表热环境交互影响的角度,强调了物质、能量横向传输的非线性过程在农田灌溉的气候效应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地表温度、地表能量过程、景观生态、景观指数
4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自然基金指导项目
2021-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766-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