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添加与不同栽植密度交互对樟树幼苗土壤化学性质的短期影响
研究氮磷添加对不同密度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依据.以1年生樟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选择氯化铵(NH4Cl)作为氮肥模拟大气氮沉降,以二水合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模拟磷添加.氮磷处理设置CK、施N、施P和施N+P 4个水平,其中N、P和N+P施肥量分别为40 gm-2 a-1(NH4Cl)、20 g m-2a-1(NaH2PO4?2H2O)和40g m-2 a-1(NH4Cl)+20 g m-2 a-1(NaH2PO4?2H2O).种植密度设置4个水平:10、20、40和80株/m2,试验时间为2017年6月至9月.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密度幼苗土壤中,N和N+P处理引起pH值的显著下降,N、P和N+P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碱解N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P处理的幼苗土壤全P含量上升,P和N+P处理的土壤有效P含量增加,N+P处理的土壤全K含量以及N、P和N+P处理的土壤速效K含量均下降.在10、20和40株/m2幼苗的土壤中,P处理的土壤全N含量高于N和N+P处理的,而80株/m2幼苗的土壤全N含量低于其他密度幼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各施肥处理的土壤pH、全P、有效P、全K和速效K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而施N和施P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呈现下降趋势,各施肥处理的土壤碱解N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施肥和密度处理对樟树幼苗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氮添加、磷添加、种植密度、樟树、土壤化学性质
39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5-GDTK-07
2020-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162-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