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妫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由于浮游动物对水体环境变化敏感,可表征水体污染程度,因此在2017年对妫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利用生物学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妫水河浮游动物有4门22属8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为42种,主要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浮游动物平均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041.58个/L和2.88 mg/L.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显示,水温、pH、DO和氨氮是影响妫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裂痕龟纹轮虫、冠饰异尾轮虫和螺形龟甲轮虫等对水体中氮磷的相关性极为显著,具有富营养化指示作用,可作为监测水质的指示生物.妫水河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全年平均值分别为0.43、0.31和0.41,整体评价结果显示,妫水河水体处于中到富营养型水平,尤其是下段城区段污染严重,表明妫水河水体生态功能遭到破坏,水质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治理.本研究结果可为妫水河水质评价、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治理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和理论依据.
妫水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CCA分析、水质评价
39
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与控制重大专项课题2017ZX07101-004-002
2019-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7583-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