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祁连山生态保护性开发研究
运用祁连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基于GIS平台、加权求和多指标运算模型,选取了30个指标,从生态弹性力、生态敏感性和社会经济影响力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红线评价指标体系,对祁连山生态保护性开发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红、黄、绿线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2%、40%、28%.生态红线区主要分布于祁连山的西南段、托来山以南、青海湖区及区内所有冰川分布地区,应实行最严格的管控;生态黄线区是祁连山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祁连山中、西段,湟水谷地的中游及乌鞘岭南部,应以修复生态环境和提供部分农产品为主;生态绿线区主要分布在疏勒南山以东地区,应保护优先,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分区开展各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
生态红线、祁连山、生态弹性力、生态敏感性、冻融侵蚀
3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C0404305;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URE2018-2-6;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人才计划项目2013274;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91547102;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506RJDA28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4304
2019-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343-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