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能源协同发展背景下能源生产结构变化探究
能源作为城市生产与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资源类型,在城市化发展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革命时代的结束,信息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以化石燃料为主要原料的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能源生产结构随着化石燃料比重下降而优化.城市群成为当前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其发展战略对区域能源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从地级市尺度核算了2001-2015年不同城市能源生产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并分析了城市群能源协同发展战略对不同城市能源生产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1) 2001-2015年京津冀各城市能源生产结构整体上趋于优化,但能源生产化石燃料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点没有改变.例如,河北的邯郸和邢台市增加了一次电力生产,但原煤生产仍占比90%以上.(2)研究根据能源生产的主导类型,可将京津冀城市划分为两类,即原煤主导型与原油主导型城市.其中,原煤主导型城市能源生产结构的调整明显优于原油主导型城市,例如,北京、石家庄、张家口与承德等原煤主导型城市的煤炭生产比重显著下降,而天津与沧州市等原油主导型城市的原油生产无明显下降趋势.(3)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推进能源生产结构的优化,但对不同城市的影响不同,其中,对北京和河北承德市能源生产结构优化最显著,2001-2015年原煤生产比例下降了近40%,与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无煤矿”目标方向一致,而对邯郸市、邢台市影响不明显.京津冀城市群能源生产结构调整仍具有较大潜力,对于原煤生产比例最高的城市(邯郸和邢台市),需要加快城市的能源生产转型,增加清洁能源产出,改善能源生产单一的结构特点;对于原煤生产产量较高的城市(唐山市),需要根据资源禀赋情况逐步调整原煤产量,进一步集约地区煤矿,同时鼓励发展煤炭洗选业,提高煤炭清洁生产技术;对于具有“无煤矿化”目标的高煤产城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依托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自然风力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
资源约束、结构优化、协同发展、能源转型
3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701
2019-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20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