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5846/stxb201709261739

豫西丘陵坡地弃耕农田植被演替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引用
在豫西丘陵坡地弃耕农田中,设置一个时间梯度为1,3,8,15,25 a的弃耕演替系列,调查其群落数量特征、物种组成、植被与土壤的碳、氮储量,分析群落的自然次生演替过程,并探讨土壤碳库与氮库对植物群落演替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弃耕农田群落演替缓慢,阶段性不明显,大致可划分为一、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两个阶段.定植物种的多样性变化与附近的原生植被有关.在25 a的演替进程中,草本植物始终占据优势,旱生植物数量约是中生植物的4倍,C3植物数量逐渐增多;群落α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综合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分别为1.53、0.95、2.18,表明弃耕农田的自然演替促使群落结构更加复杂并趋向稳定.群落植物的碳、氮储量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5 a时分别达到313.14g/m2和11.69g/m2.土壤碳储量与氮储量的变化相反,在演替后期(25 a)土壤碳储量增加到960.98g/m2,而氮储量则降低至27.08g/m2,表明豫西弃耕农田土壤具有“固碳放氮”的生态现象.RDA分析表明,群落盖度、密度和生物量是影响土壤碳、氮储量的主要因子.从群落的生态功能变化分析,按照弃耕演替时间推进,土壤碳储量逐渐增大,有利于生态系统碳固定;而土壤氮库的缩减则不利于群落的稳定,建议增加群落中豆科植物的丰富度,从而促进土壤氮素固定,缓解氮素流失.

弃耕农田、次生演替、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碳、氮储量

38

NSFC-河南人才培养联合基金U130430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402;河南科技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创新基金CXJJ-2016-ZR12

2018-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016-702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8

2018,38(1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