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食源和营养生态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为了解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的分布,探究中华蜜蜂的食源和营养生态位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调查了澜沧江流域北部各海拔区域中华蜜蜂的种群分布,运用蜂蜜孢粉学(melissopalynology)分析了各海拔区域中华蜜蜂蜂蜜中花粉的组成特征和变化规律,并综合分析了海拔、中华蜜蜂营养生态位和蜂蜜中花粉的相关性,探讨了自然环境与中华蜜蜂的分布,海拔梯度与蜜粉源植物、中华蜜蜂的食源和营养生态位的关系.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的食源种类丰富,中华蜜蜂种群主要分布于2200-2800 m海拔区域.不同海拔区域中华蜜蜂采食花粉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中华蜜蜂种群分布多的海拔区域,蜂蜜中花粉的种类较多,但花粉数量相对少.随着海拔梯度升高,中华蜜蜂蜂蜜中花粉的数量表现为先降后增,而花粉的种类则表现为先增后降.不同海拔区域的中华蜜蜂营养生态位存在差异,推测各海拔区域蜜粉源植物分布、中华蜜蜂种内和种间授粉昆虫及食草动物等竞争因素不同,但各海拔梯度间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海拔与中华蜜蜂营养生态位呈正相关(r=0.051),相关性不显著;海拔与蜂蜜中花粉数量呈正相关(r=0.047),与蜂蜜中花粉种类呈正相关(r=0.144),相关性都不显著;中华蜜蜂营养生态位与蜂蜜中花粉的种类呈负相关(r=-0.305),相关性显著(P<0.05);与花粉的数量呈负相关(r=-0.064),相关性不显著.蜂蜜中花粉的数量与种类呈正相关(r=-0.303),且相关性显著(P<0.05).
中华蜜蜂、蜂蜜孢粉学、蜜粉源植物、营养生态位、海拔梯度、澜沧江流域
37
TP3;S72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技术体系CARS-45-SYZ 17;兰坪县蜂蜜蜂蛹中毒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云南西部地区食用蜂蜜蜂蛹中毒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17-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20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