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生食物网中的传递行为
食物网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水生生态系统中传递的重要途径,了解其传递行为与机制是POPs生态暴露风险评价的科学基础.从4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和分析:①食物网主要特征(营养级和食物链长度)与POPs环境行为的关系;②POPs在底栖及底栖-浮游耦合食物网中的环境行为;③微食物网对POPs环境行为的作用;④食物网的变化对POPs环境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①已有研究对水生生物中POPs生物放大作用存在较大争议.一般营养级越高,POPs生物富集性越强,但由于各种生态和生理性质的影响,也存在例外情况.食物链长度与POPs生物富集性呈正相关.②POPs通过底栖食物网将沉积物中的POPs向上传递,底栖-浮游食物网的耦合提高了高营养级消费者的暴露风险,目前就POPs在底栖食物网中的生物放大性是否大于浮游食物网存在争议.③微生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是吸附POPs的重要载体.另,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质,将POPs释放到水柱中.微生物降解也是环境中POPs脱离环境的重要途径.④在内、外压力下,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使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和效率发生改变,并与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互相耦合,影响POPs的环境行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POPs在浮游食物网,尤其是高营养级浮游食物网中的环境行为,对POPs在底栖及底栖-浮游耦合食物网和微食物网中环境行为的研究相对缺乏.有关POPs在食物网中环境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食物网的某个部分,时间尺度较短,缺乏对POPs环境行为动态变化的研究,未来需深入开展多尺度和多角度的POPs在食物网中环境行为的动态变化研究.新型POPs的生产和使用量不断增加,但有关其在食物网中环境行为的相关分析还较为匮乏,需加强研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传递行为、营养级、食物链长度、浮游-底栖耦合食物网、微食物网、食物网变化
37
P7 ;P5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458900
2017-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2845-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