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5846/stxb201511202350

秸秆还田对耕作黑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引用
为了考察秸秆还田对耕作黑土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09年到2011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进行了定点实验,调查了样地A(17 kg秸秆+含高浓度催腐剂还田)、样地B(8.5 kg秸秆+含低浓度催腐剂还田)、样地C(对照样地),样地D(8.5 kg秸秆还田),样地E(17 kg秸秆还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共获取中小型土壤动物21779只,分别隶属于58个类群.其中,甲螨亚目、姬跳虫科、棘跳虫科与驼跳科4个类群土壤动物在本地区是最适应环境变化的土壤动物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对照样地C中土壤动物密度最高(46591.67只/m2),土壤动物类群最多(17.17),土壤动物优势度指数最大(0.37),样地D中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最多(2.63),样地A中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最高(1.72),样地B中土壤动物均匀性最高(0.64).同时,各样地土壤动物基本都具有表聚性,样地A中土壤动物更趋于生存于上层土壤.综合比较分析表明,样地A秸秆还田方式相对来说最利于土壤动物生存.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动物密度、甲螨亚目动物类群、节跳虫科类群、前气门亚目类群影响较大,是耕作黑土中对秸秆还田方式反应敏感的土壤动物指标,今后可以作为考察耕作黑土秸秆还田肥力效应的评价指标.另外,CAA分析表明:受土壤环境因子影响较大的土壤动物类群多为研究区域内优势类群与常见类群,土壤动物的密度与土壤中有机质、有机碳、碳氮比与全磷的含量关系最为密切.

秸秆还田、耕作黑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土壤环境影响

37

S15;S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72,41471037;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UNPYSCT-2015054;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青年学术骨干项目10XQXG08

2017-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206-2216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7

2017,37(7)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