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礁沙滩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2010年8月-2011年8月每月大潮期间,在泗礁沙滩8个站位点水深0.5-1.5 m处,沿海岸平行拖曳小型拖网(1m×4m,网目1 mm)采集仔稚鱼样本.共采集仔稚鱼1718尾(隶属于28科46种).仔稚鱼群落的季节变化显示,根据种类生活史及其对沙滩碎波带利用模式的差异,主要优势种鲻Mugil cephalus、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鳀Engraulis japonicus、相模虾虎鱼Sagamia geneionema、细鳞鯻Terapon jarbua、鮻Liza haematocheila及中华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chinensis分别在3月、5月、6月与8月进入碎波带,栖息时间在1-4个月不等;月份聚类和排序将8个月份(渔获物稀少甚至无渔获月份舍弃)分为2011年3-5月与2010年8-9月、2011年6-8月2个群组.群落的空间结构显示,St.5与St.7分别具有最多的种类数和个体数,说明仔稚鱼偏好栖息于内湾浅滩;但各主要优势种对内湾沙滩的选择有一定的种类特异性,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完调查完善与分析;站点聚类和排序将8个站位分为4组:Sts.1-Sts.2与Sts.7-Sts.8聚为1组,St.5与St.6聚为1组,St.3、St.4分别为1组.各主要优势种对碎波带的利用时间、方式及对沙滩生境的选择均具有一定的种类特异性,其对沙滩生境选择的影响因子有待进一步研究.
沙滩、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时空变化
36
S93;TV1
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项目D-8006-14-0033;上海市重点学科水生生物学建设项目S0701;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05
2016-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286-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