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sp.sunameri)食性
稳定同位素技术已广泛地用于分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级关系,但在海洋哺乳动物食性方面应用较少.通过分析2012年4-6月在辽东湾沿岸海域搁浅而死亡的江豚样本和同时期(6月)取自辽东湾海域主要渔获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了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sp.sunameri)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江豚δ"C值为(-18.4±0.3)‰,δ15N值为(13.8±0.4)‰.28种可能生物饵料的δ13C值的范围为-19.5‰一-17.0‰,δ15N值的范围为11.4‰-14.0‰.江豚的营养级为4.5,高于传统胃含物分析法的研究结果.28种测试生物的营养级位于3.8-4.6之间.江豚的食物来源主要以鱼类为主,对食物种类的喜食顺序为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底层鱼类>头足类>虾类>蟹类,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3.9%、18.2%、13.1%、10.0%、8.8%、6.0%.江豚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与体长无明显的线性关系,碳营养源较为稳定,氮营养源复杂多变.
江豚、碳氮稳定同位素、食性、贡献率、辽东湾
36
S96;X2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研项目201417;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5011
2016-0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