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金城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于2009年和2010年3-12月在莱州湾金城海域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20个月份的综合调查,共记录到浮游动物75种,分属14个不同大类.浮游动物以桡足类和浮游幼虫居多,分别鉴定出22种、20类,占种类总数的29.3%、26.7%,其次为水螅水母类,鉴定出11种,端足类、被囊动物、腹足类和栉水母类分别鉴定出6种、4种、4种、2种,其它枝角类、毛颚动物、等足类、糠虾类、磷虾类以及钵水母类各鉴定出1种.主要优势种为强壮箭虫(优势度Y=0.24)、中华哲水蚤(Y=0.13)、墨氏胸刺水蚤(Y=0.07)、以及洪氏纺锤水蚤(Y=0.02).2009年与2010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比较稳定,同一季节群落结构相似度达到40%以上.浮游动物丰度分别在2009年及2010年的5月份达到最高值951.65个/m3、1348.14个/m3.种类数分别在2009年9月和2010年6月达到最高值48种、40种.多样性指数分别在2009年10月及2010年5月达到最高值2.6、2.7,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显示,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水温与浮游动物种类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87 (P<0.01).盐度与浮游动物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484 (P<0.05).透明度、化学耗氧量、pH、叶绿素及总氮总磷等环境参数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弱.
莱州湾、浮游动物、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35
TP3;U48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FE-2014-4;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5031,200905019;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泰山学者"岗位经费资助2007-2012
2015-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7308-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