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5846/stxb201406111208

长三角及邻近地区138种草本植物 DNA C-值测定及其生物学意义

引用
为了评估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 genome size)在植物入侵性评估中的价值,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长三角及邻近地区138种草本植物的核DNA含量,其中111种为首次报道。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植物类群这两个值的差异,特别是入侵性与非入侵性植物这两个值的差异。结果表明:(1)138种草本植物平均DNA C-值为1.55 pg,最大者是最小者的37.17倍。127个类群平均基因组大小为1.08 pg,最大者是最小者的34.11倍;(2)统计了菊科( Asteraceae )、禾本科( Poaceae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蓼科( Polygonaceae )、唇形科( Labiatae )和伞形科(Umbelliferae)的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发现禾本科植物的这两个值显著地大于其他7个科(P <0.01)。单子叶的DNA C-值和基因组极显著地大于双子叶植物(P <0.01);(3)杂草比非杂草具有更低的 DNA C-值(P <0.01)和基因组大小(P <0.001);与DNA C-值相比,基因组大小在这两个类群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P<0.001),这种现象也体现在菊科植物中。随着基因组(X1)和DNA C-值(X2)由大变小,植物的杂草性(入侵性,Y)由弱变强,两者关系分别符合:Y=2.2334-1.2847 ln(X1)(r=0.4612, P <0.01)和Y=2.4421-0.7234 ln( X2)( r=0.2522, P<0.01),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可以作为植物入侵性评估的一个指标;(4)多倍体杂草的基因组极明显地小于二倍体杂草(P <0.01),前者为后者的0.63倍。在非杂草中,多倍体基因组比二倍体的略小,前者仅为后者的0.84倍,差异不显著( P >0.5)。菊科植物中多倍体杂草的基因组也显著地小于二倍体杂草( P <0.1)。基因组变小和多倍体化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植物的入侵性。在多倍体植物入侵性评估中,基因组大小比DNA C-值更有价值。

流式细胞术、DNA C-值、基因组大小、杂草、入侵性、倍性

TQ4;S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79;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0JC1412100;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200810787;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重点项目06ZZ20, 10ZZ81

2015-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6516-652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2015,(19)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