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湿地土壤有机氮组分剖面的分布特征
结合野外调查,用Bremner法研究了黑河下游湿地不同土壤类型的有机氮组分,结果表明:在0-50 cm土层,5种土壤有机氮均以酸解性氮为主,占全氮的71.04%-81.79%.泥炭土、沼泽土、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所含的酸解氮、非酸解氮和酸解氮组分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含量的剖面分布总体上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而风沙土却相反,上述有机氮组分呈升高趋势.5种土壤酸解氮及其组分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占全氮比例的剖面分布总体上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而非酸解氮却呈升高趋势.5种土壤酸解未知态氮含量及占全氮比例均在剖面分布上无明显特征.在0-30 cm各相同土层内,5种土壤酸解氮各组分含量及占全氮比例的大小顺序均为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而在30-50 cm土层,5种土壤酸解氮各组分含量及占全氮比例的大小顺序均无明显特征.此外,黑河下游湿地土壤干化、沙化过程中,表层0-10 cm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变化明显,其中土壤氨态氮对生态环境变化最为敏感.
黑河下游湿地、有机氮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35
S15;S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8,NC2010RE0057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56-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