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5846/stxb201310312630

中亚热带山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库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引用
通过对中亚热带丘陵山区4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杉木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地)1 m深土壤剖面碳储量、δ13C值和细根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7a后,土壤剖面(1 m)有机碳储量与天然林相比降低了26%-36%,且40 cm以下深层矿质土壤碳储量下降了19%-45%.1 m深土壤δ13C平均则升高1‰-3‰,说明植物群落的光合类型发生了变化,C4植物种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增加.天然林转变后,严重的水土流失、人为扰动和植物物种组成的变化,诱发深层土壤碳输入减少以及碳流失和矿化损失增加,是导致深层土壤碳储量大幅下降的主因.土地利用变化后,60 cm深细根生物量锐减50%-99%,且细根主要集中于表土层.这主要与土壤理化性状劣化、资源有效性大幅降低及天然林转变后植被幼龄化有关,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后土地生产力大幅退化.上述研究结果揭示在中亚热带山地开发、利用和土地转变过程中,加强天然林保育和中幼林抚育,创新减轻坡土扰动的农艺措施和加强陡坡地退耕,严控水土流失,科学施肥补充损失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对于维系山地土壤生产力和山区可持续经营具有长远意义.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土壤碳贮量、δ13C值、细根生物量、稳定性碳同位素

34

S15;S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38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4066;湖南农业大学引进人才项目11YJ20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7004-701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4

2014,34(2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