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胁迫下樟树林降水中无机阴离子变化特征
对城市大气降水及城市樟树林穿透水、树干茎流、地表径流中的SO42-、NO3-、Cl-、NO2-、F-、Br-、PO43-7种水溶性无机阴离子进行了定位测定,Br-、PO43-未检出;主要的阴离子为SO42-、NO3,二者占总阴离子含量比例最大,占到75.6%-89.0%,且在水文学各分量中变异系数均值都很稳定,变动幅度在0.40-0.47;在各分量中SO42-、NO3-、Cl-、NO2-、F-含量变化较大:大气降水、树干茎流中均为SO42-> NO3> Cl-> F-> NO2-,穿透水为SO2--> NO3-> Cl-> NO2>F-,地表径流为NO3> SO42-> Cl-> F-> NO2;穿透水SO42-、NO3、Cl-、F-、NO2-淋溶系数分别为3.83、2.61、4.18、4.32、16.06,树干茎流SO42-、NO3-、Cl-、F-、NO2-淋溶系数分别为7.52、3.55、4.29、2.76、3.10,地表径流SO42-、NO3-、Cl-、F-、NO2-淋溶系数分别为2.60、4.74、5.00、3.01、3.56,表明阴离子在樟树林水文学过程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效应;大气降水中PH均值为4.77,SO42-/NO3当量比值为1.1,属于硫酸-硝酸混合型酸雨;大气降水SO42-、NO3-、Cl-、F-与穿透水中SO42-、NO3、Cl-、F-对应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大气降水NO3-与树干茎流NO3-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地表径流中SO42-、Cl-与穿透水、树干茎流中SO42-、Cl-对应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说明樟树林能够吸附大气中的酸性物,让酸性养分于自身系统内部吸收、迁移、络合,从而起到净化大气的效用;穿透水pH与地表径流NO3-、NO2-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与地表径流SO42-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表明NO3-、NO2-有助于促进地表水的酸化,而SO42-有利于缓解地表水的酸化;穿透水pH均值5.62,对酸雨起到中和作用,树干茎流pH均值4.61,有被酸化趋势,地表径流pH均值7.19,接近中性.
樟树、无机阴离子、穿透水、树干茎流、地表径流
34
X17;S71
国家林业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201404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1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湘基金委字[2013]7号;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运行项目;国家林业局软科学项目2013-R09;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重点项目QJ2010008A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6528-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