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地区4种啮齿类食性及脏器形态差异比较
生活在同一地域的物种,会因强烈的资源竞争而产生生态位重叠与分离,从而实现相互共存.以神农架地区啮齿动物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啮齿类食性、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差异,探索其共存机制及其生理生态学上的适应策略.食性上,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社鼠(N.confucianus)、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中华姬鼠(A.draco)均为杂食者,但各自喜食偏好不同,安氏白腹鼠的食物组成以植物枝叶和种子为主,社鼠、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的食物组成均以种子和动物性食物为主.与各自生态习性及其食性相适应,不同啮齿动物的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脏器重量上,不同啮齿动物心鲜重、肺鲜重、脾鲜重和干重无显著差异,其它指标差异显著.安氏白腹鼠的心干重、肺干重、肝鲜重和干重、肾鲜重和干重显著大于社鼠、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消化道形态上,不同啮齿动物盲肠长、净鲜重和于重无显著差异,其它指标差异显著.其中,胃含内容物鲜重、净鲜重和干重,盲肠含内容物鲜重,大肠长、含内容物鲜重、净鲜重和干重均以安氏白腹鼠具较大值,但各自变化趋势不同;小肠长、含内容物鲜重、净鲜重和干重则以社鼠具较大值.且同属姬鼠属的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脏器重量及消化道形态各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由于小泡巨鼠和猪尾鼠数量较少,未进行统计分析.以上结果显示: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分化有利于安氏白腹鼠与其近缘物种社鼠及其他鼠类的同域共存,且为适应不同的食物资源利用模式,其脏器及消化道形态也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同域分布的近缘物种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则有可能采取其它策略而非食物资源分化模式实现共存.
同域分布、共存机制、食性、脏器重量、消化道形态
34
X13;S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047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302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620-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