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土壤大团聚体特征
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4种典型森林(云杉-落叶松-杨桦针阔混交林(简称针阔混交林),杨桦阔叶林,沙棘灌木林和华北落叶松林)和撂荒地(对照)0-20cm土层内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和撂荒地相比,林地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显著增加(P<0.05).不同林地>0.25mm土壤团聚体含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杨桦阔叶林>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林>撂荒地.林地>0.5mm湿筛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大于撂荒地.根据团聚体破坏率和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指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林>杨桦阔叶林>撂荒地.根据干湿筛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差值分析得稳定性顺序为:杨桦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林>撂荒地.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粘粒含量与干、湿筛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粘粒含量与MWD(干)和MWD(湿)的差值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容重、土壤通气孔隙和毛管孔隙等也显著影响着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其MWD(干)和MWD(湿)的差值(P<0.05).研究结果可为该区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土壤大团聚体、林地
34
S15;O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72349,3067033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20091403110005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654-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