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生境适宜性评价
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被IUCN列入濒危物种,也是我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种群仅分布于江西、浙江、安徽等狭窄的区域内,形成多个孤立种群,生境破碎和丧失被认为是限制梅花鹿种群增长的主要原因.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栖息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空间模拟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植被类型、坡度、坡向、海拔和人类干扰活动作为评价因子进行了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桃红岭地区以森林为主,各类林地面积约9 488.15 hm2,占75.90%,植被类型分为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和芭茅丛,面积分别为1664.57、1638.63、3438.21、1247.15、87.85、1143.88、60.92 hm2和206.94 hm2.在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梅花鹿的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是2233.99 hm2和2980.24 h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61%和24.83%;而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梅花鹿的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是1224.04hm2和2164.70 h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20%和18.04%.由于梅花鹿的生境受到居民点、主要道路、农田耕作、森林采伐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导致大量适宜和次适宜生境丧失、隔离,景观破碎度指数由0.4345增加到0.5898.以潜在可利用生境面积计算,保护区梅花鹿环境容纳量为(568± 160)只,而以实际可利用生境面积计算,则只能容纳(368土105)只.适宜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可能是限制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种群恢复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调查提出了管理措施.
梅花鹿、生境适宜性评价、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4
S75;X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196;环保重大专项STSN-7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274-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