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水灌溉对滨海退化盐碱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响应
经生物塘处理后的造纸废水矿化度低,有机物质含量高,可用来改善滨海盐碱土壤.研究了不同量(每次灌溉深度为5、10、15和20 cm)处理后的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通过酶活性的变化来反映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并寻求最佳灌溉量.结果表明:5种土壤酶上层(0-10 cm)和中层土壤(10-20 cm)的活性大于下层土壤(20-30 cm),造纸废水灌溉没有改变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土层的分布规律;灌溉造纸废水对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主要发生在表层土壤,而对蔗糖酶、脱氢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主要发生在上层和中层土壤;20 cm灌溉对下层土壤酶活性的提高最明显.5种酶活性均受温度降雨等因素影响,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总体上,灌溉量的增加能提高酶活性的增加程度,最佳灌溉量为20 cm,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相对对照分别提高了70.0%、30.9%、56.2%、135.2%和20.84%.酶活性与土壤盐碱度和微生物代谢商(qCO2)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和微生物量碳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和速效氮相关性不显著.
造纸废水、灌溉、滨海退化盐碱湿地、改良、土壤酶
32
S51;S31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10BAC68B01,2006BAC01A1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C02B0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6599-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