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型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状态驱动因子——以太湖为例
湖滨带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和改善水环境功能具有积极作用.由于防洪需要,我国许多湖泊在湖滨带中修建了防洪大堤,防洪大堤对湖滨带生态系统的影响还缺乏研究,识别引起大堤型湖滨带生态健康退化的驱动因子是开展湖滨带生态修复的必要前提.针对太湖湖滨带的特点,在定性筛选了太湖主体营养状态、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通量、岸带类型、风浪强度4个主要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和“偏相关系数法”进行驱动因子识别,2种方法确定的驱动因子个数均为3个,且3者的驱动力大小排序也相同,即太湖主体营养状态>岸带类型>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通量.3个驱动因子对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均为负效应,也即太湖主体的营养状态综合指数越高、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通量越重、岸带状况越差,湖滨带生态系统也就越不健康.另外,从统计方法的角度解释了“风浪强度”没有入选为驱动因子的原因;澄清了现阶段环境学、生态学领域对“驱动因子”识别方法的误解及不足之处.研究结果为大堤型湖滨带的生态修复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
驱动因子、生态退化、生态系统健康、湖滨带、太湖
32
U44;TV8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1-009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681-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