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降水利用比较分析的四川省种植制度优化
比较分析四川8个农业生态区典型站点及其主要种植模式的降水盈亏产量降低率、产量降低率凤险指数、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经济效率.结果表明:(1)四川省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模式、不同作物及其不同生育阶段基于降水盈亏的产量降低率多年均值差异较大.区域分布上,雅安最低,仅23%,攀西最高,达50%以上,其余地区30%-40%;种植制度上,麦-玉-苕等旱三熟低于麦-稻等水旱轮作两熟制;作物种类上,冬小麦、冬油菜、秋播马铃薯等作物普遍高于水稻、玉米、棉花、红薯和大豆作物;生育阶段上,冬小麦、冬油菜、秋播马铃薯作物开花前后普遍较高,各种作物生育末期较低.(2)基于自然降水,攀西地区遭遇旱灾的风险极大,麦-玉-苕等旱三熟的产量降低率风险指数相对较小;雅安等盆地内部多数区域由于阶段性降水过多引起湿害偏重,导致麦-稻等水旱轮作两熟制略优于旱三熟.基于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经济效率,各地比较一致,较优的种植制度首先是麦(油、薯)-稻两熟制,其次才是麦(油)-玉-苕(豆)旱三熟.(3)综合旱涝灾害风险、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经济效率,以及复杂地形等因素,有较好灌溉条件的农田应以麦(油、薯)-稻水旱轮作两熟制为主,而无水源保障的旱地则以麦(油)-玉-苕(豆)旱三熟为主.
降水盈亏产量降低率、产量降低率风险指数、降水利用效率、降水经济效率、种植制度优化
32
S5 ;S1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B07;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2010CB951502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099-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