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5846/stxb201012161800

沙质海岸灌化黑松对蛀食胁迫的补偿性响应

引用
黑松(Pinus thunbergii)在特定的沙质海岸环境中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灌化树形.由蛀食胁迫诱发的黑松补偿性响应是其自我保护和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重要机制,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通过比较蛀食前后植株补偿性生长特征的变化来阐明补偿性响应的机理及其在灌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蛀食胁迫后,当年和次年枝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对当年枝的影响大于翌年枝,可见这种补偿响应具有持续性,但强度有减弱的趋势.同样,叶构件的补偿响应也具有持续性但强度差别不显著.(2)当年枝和叶构件的补偿性生长与其在1年枝上的位置密切相关,蛀食后近顶端枝和叶长度分别为未蛀枝上同部位的1.75与1.43倍,而近底端补偿性生长不明显.(3)在密度效应的影响下,蛀食枝的芽死亡率上升5.4倍,营养芽产量上升1.55倍,而生殖芽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蛀食胁迫诱发的补偿性响应更倾向于投资营养生长.(4)主枝遭蛀食胁迫停止生长后,分枝数增多,枝计盒维数增加25%.树冠计盒维数随枝条受害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者呈“后峰型”曲线函数关系.(5)枝和叶构件的总生物量在两条件下差异不显著,属等量补偿性生长.本研究认为:灌化黑松响应蛀食胁迫的补偿性生长机理可用顶端优势去除理论解释,且具有持续效应,这种枝构型改变方式将最终导致黑松灌化形态的形成;同时,补偿性响应还包括芽命运和计盒维数的变化.因此,可将芽命运和计盒维数作为反映植物补偿性生长的指标.

沙质海岸、黑松、蛀食、补偿性生长、构筑型

32

O35;S79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87207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3A140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9BADB2B05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57-46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2

2012,32(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