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1982年布置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体系下水稻产量变化趋势、稻田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土壤活性有机质组成.结果表明,绿肥作物与双季稻轮作种植后,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冬闲对照,绿肥作物紫云英、油菜和黑麦草处理年平均水稻产量(1982-2008年)分别为10.8 t·hm(-2)·a(-1),10.2 t·hm(-2)·a(-1)和10.0t·hm(-2)·a(-1),较冬闲对照分别提高27.2%,20.5%和18.1%.试验前期(1982-1993年)种植绿肥作物各处理之间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试验开展11a后(1994-2008年)种植紫云英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油菜和黑麦草处理.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土壤有机质随年份显著增加,双季稻紫云英轮作土壤有机质积累速度最快,年增加0.31g/kg,双季稻黑麦草次之,土壤有机质年增加0.28g/kg,双季稻油菜轮作土壤有机质年增加0.26g/kg.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稻田土壤活性有机质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种植绿肥作物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冬闲对照.其中黑麦草和紫云英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微生物嫡显著高于油菜和冬闲对照处理.在湘南红壤丘陵双季稻区,种植绿肥作物对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有机质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绿肥选择上以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培肥综合效果最好.
双季稻绿肥轮作、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土壤活性有机质、土壤微生物量碳
31
S34;S55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0803029,201103005-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9BADC6B0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专题2006AA10Z419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54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