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双壳纲贝类18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系统发生

引用
双壳纲贝类栖息于环境多变的海域,是一个形态学和生态学都具有多样性的类群,清晰而可靠的进化关系对于养殖与相关种类的管理具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双壳类宏观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报道较少.研究用18S rRNA基因(18S)分析了双壳类3个亚纲贝类的系统发育关系.从GenBank下载帘蛤目、海螂目、贻贝目、胡桃蛤目、蚶目、珍珠贝目6个目94个种类的18S全/部分序列107个,通过ClustalX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用MEGA4.1软件和PHyML软件计算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了双壳类18S变异规律及其在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显示18S有插入/缺失序列,存在长度多态性.序列比对显示有5段约30 70bp的保守区,4段约130 550bp的高变区.碱基组成平均为T:24.4%,C:23.6%,A:24.5%,G:27.5%.G+C含量为51.1%.在1796个比对位点中,变异位点占31.7%,简约信息位点占24.0%.目内科间遗传距离为0.003 0.043,目间遗传距离为0.026 0.093.NJ树和ML树显示贻贝目、珍珠贝目、胡桃蛤目、蚶目和海螂目的缝栖蛤科先分别聚为支持率很高(BPN=94 100)的单系支,后聚为一大支(BPN=100).蛤蜊科与帘蛤目的其他科分离形成一置信度很高的单系支(BPN=93).帘蛤科种类聚为置信度较低(BPN=60)的一支.海螂目、帘蛤目的种类没能完全聚到所属支系,彼此嵌套,缝栖蛤科的种类从海螂目中分离出来.18S资料揭示帘蛤目的蛤蜊科、海螂目的缝栖蛤科已经进化为独立的支系.

双壳纲、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系统发生

31

S18;S9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7066;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课题2005HS009,2009HS13;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SJD240028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393-140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31

2011,31(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