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和C4植物寄主对华北地区棉铃虫越冬代和第一代的影响
确定华北越冬代棉铃虫虫源及其对第一代棉铃虫种群的影响是制定棉铃虫防治策略的基础.以越冬代棉铃虫蛾翅的稳定同位素813C为天然标记直接判定这些成虫的幼虫期寄主类型,并将雌虫接到春小麦植株上,调查其产卵、孵化、幼虫发育至化蛹、羽化等特征.结果表明,越冬代来自C3植物(主要为棉花)的成虫个体数量占全部越冬羽化种群的53.1%,所产生的下一代老熟幼虫也较C4来源的多(55.1%);雌蛾受精率都比较高;卵孵化率较高(52.9%>41.6%);幼虫发育在低龄阶段较比后者快,存活率低,但在高龄幼虫阶段相对后者慢,存活率高;与C4植物(主要玉米)的来源个体后代的幼虫发育总历期接近,总存活率也相近.显示寄主植物小麦提供的营养条件在第一代棉铃虫的幼虫发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即小麦只在特定阶段才适合幼虫的发育;而且不论是C3还是C4寄主来源的越冬代棉铃虫已经适应了这一限制.有效地评价了玉米和棉花等寄主植物对华北地区越冬代和次年第一代棉铃虫的影响,对于分析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和第一代棉铃虫的防治及Bt抗性的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碳稳定同位素、C3和C4植物寄主、棉铃虫、越冬代、第一代、春小麦
31
S43;S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资助项目2006CB020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2006BAD08A07-3-2和2008BADA5B01-04;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资助2009ZX08012-005B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4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