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涠洲岛造礁珊瑚种群结构的空间分布
对2007年和2008年调查的涠洲岛沿岸海域垂直海岸方向的6条主剖面上20条分断面的影像资料、样品鉴定等资料的分析,涠洲岛石珊瑚共出现10科22属46种,9个未定种;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滨珊瑚属(Porites)、蔷薇珊瑚属(Montipora)为优势类群,其属级重要值百分比分别为25.78%、17.47%、15.11%;各主剖面珊瑚种群优势类群分布各有差异,以西南部的W2、东北部的W5的珊瑚属种为较多,均为8科13属,其石珊瑚属种分布均匀度略高;涠洲岛珊瑚分布自岸向海分为砂砾及珊瑚断枝带、石珊瑚稀疏带、石珊瑚繁盛带、柳珊瑚繁盛带4个生物地貌带,石珊瑚分布较多的石珊瑚繁盛带主要分布于-1.39-5 m的水深范围内.石珊瑚形态组合以块状/亚块状与板块状为主要类型,覆盖程度以块状/亚块状占优.调查区受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全球性极高温事件和2008年1-2月的极低温气候事件及地域性不合理人类活动胁迫影响较大,枝状形态石珊瑚覆盖度、优势程度下降,已退出属种优势组合.
涠洲岛、造礁珊瑚、种群结构、空间分布
31
P73;R28
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09YJ17HS01;北海市科技局基础研究项目北科合200601055;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0992026-2;广西科学基金应用基础项目桂科基0575025;广西908专项资助项目GX908-01-06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