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三种生境下辽东栎幼苗定居限制
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是子午岭地区的乡土乔木树种,也是该地区气候顶极群落的建群种,其幼苗的补充更新影响着森林群落的结构及物种组成.在3种典型生境(辽东栎林、人工油松林、灌草丛)中,设置3因素(种子、干扰、遮荫)两水平的野外播种实验(随机区组设计),记录辽东栎幼苗出苗量,并监测幼苗同生群在3种生境中3a间的生长状况,以确定种子及微生境在辽东栎幼苗补充过程中的限制作用.播种实验样方大小30 cm×30 cm,共计216个样方.结果显示,在辽东栎林及油松林内,增加种子和干扰强度(去除枯落物),能引起出苗量和幼苗补充量的显著增加,且2种处理方式间存在交互作用,表明在郁闭林冠下,辽东栎幼苗的补充受到了种子和微生境的双重限制,枯落物是导致微生境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灌草丛生境,各种处理方式均不能增加幼苗的补充量,表明辽东栎无法在开阔生境(强光照、干旱)中完成实生幼苗的补充更新.3种生境中的幼苗同生群生存分析表明,辽东栎幼苗在森林群落中存活率显著高于灌草丛群落.根据幼苗生长指标判断,在3种生境中,人工油松林是辽东栎幼苗定居的最佳场所.与实验预期相反,灌木对辽东栎幼苗的补充无显著影响.
辽东栎、播种实验、种子限制、微生境限制、黄土高原
30
S79;S7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与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2002CB111505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521-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