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长颚斗蟋翅型分化的影响
长颚斗蟋具有明显的翅二型现象.比较长颚斗蟋不同翅型成虫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其短翅型成虫除翅已明显退化外,与长翅型成虫并无其他形态差异.为探究环境因素与长颚斗蟋翅型分化的关系,就光周期、温度及密度对其翅型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光周期会抑制其长翅型的形成,而LD 16:8 h的长光周期则促进长翅个体的分化,但非自然条件的长光周期及全明或全暗条件与上述结论并不一致.变化光周期亦会影响其翅型分化,而随着改变光周期的时间及方向的不同,影响作用亦不相同.在孵化后第20天及40天经历光周期的趋长变化会促进其长翅化;而在孵化后第20天经历光周期的趋短变化则会抑制其长翅化,第30天转移却有促进作用.此外,低温(20℃)条件诱导长颚斗蟋短翅化,高温(25℃,30℃)则促进长翅型的分化.单独饲养时,LD 12:12 h与LD 16:8 h条件下的若虫均羽化为短翅型成虫,当密度增加至2或5头/容器时,成虫的长翅率均明显增加,说明高密度亦是长翅型个体出现的重要诱因.
长颚斗蟋、翅二型、光周期、温度、密度
30
S43;S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740;湖南教育厅一般项目09c1002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001-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