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连云港为例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协调评价的模型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在应用方面多集中在现状评价,预测的案例较少;另外现有的研究多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协调性评价,忽略了发展潜力这一重要变量.以连云港为分析案例,把发展潜力作为重要变量与发展水平变量相结合计算得到的综合发展指数纳入经济与环境协调评价模型中,并尝试根据系统历史与现状协调发展的演变规律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系统未来的协调发展状态.现状评价与未来的预测结果表明:(1)1996-1999年连云港经济与环境系统从低级共生向环境资源的粗放利用转变;(2)2000-2006年,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进入快速调整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指数不断增强,协调程度较上一阶段变化稳定;(3)到2007-2009年,环境对经济的限制作用将又逐渐显现;(4)2010-2015年,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指数都相应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综合来看,1999年以后连云港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度均处于0°以下,说明连云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初期往往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应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速度和公平问题.
经济-环境系统、GM模型、协凋发展、动态评价、连云港
30
F12;X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6021,40901081;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8CL09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119-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