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降水梯度下草地生态系统地表能量交换
通过对不同降水梯度下的蒙古中部针茅草原(KBU)、内蒙古羊草草原(NM)、海北高寒灌丛草甸(HB)和当雄高寒草甸草原(DX)4个草地生态系统的能最通量连续4-5a的测定,分析了影响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生长季中地表能量交换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相对于KBU、NM和DX,HB高寒灌从草甸NDVI(0.58)和土壤含水量(28.3%)最大,因而地表短波反射率(α_k)最低(0.12),从而获得了最大的净辐射(R_n).KBU、NM和DX 3个草地生态系统生长季中α_k随着植被的生长而降低,在生长季末期,随着植被的凋落而增加;HB的α_k季节变化趋势与其它生态系统相反.从蒙古高原(KBU和NM)到青藏高原(HB和DX),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波文比(β)逐渐减小(2.25-0.53),即生态系统与大气的能量交换从显热(H)占主导转变为潜热(LE)占主导.植被状况对草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的季节动态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NDVI较低的时候,4个生态系统H/R_n都大于LE/R_n,LE/R_n随着NDVI的增加而增加,而H/R_n呈现出与LE/R_n相反的季节变化趋势.
青藏高原、蒙古高原、草地生态系统、辐射平衡、反射率、能量分配
30
S1 ;X2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432;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东北亚草原大气-水圈-生物圈相瓦作用研究实验"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55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