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0-0933.2009.10.020

不同营养类型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质评价

引用
2006~2007年对湖北省4座不同营养类型水库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周年研究,并进行了水质评价.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9种,其中寡毛类14种、水生昆虫19种、软体动物6种.以金沙河的底栖动物种类最多,达24种,其次为徐家河19种,道观河和桃园河各10种.4座水库优势种类各异,金沙河为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隐摇蚊(Cryptochironomus sp.)、多足摇蚊(Polypedilum sp.);徐家河为瑞士水丝蚓(Limnodrilus helveticus)、前突摇蚊(Procladius sp.);桃园河为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长跗摇蚊(Tanytarsus sp.);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的道观河水库优势种类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大红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 akamusi).各库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金沙河316 8ind · m-2,1294.3mg · m-2 ;道观河318.2ind · m-2,430.7mg · m-2 ;徐家河330.3ind · m-2,517.4mg · m-2;桃园河209ind · m-2,325 3mg · m-2 .TN、TP、COD平均含量变幅分别为0.392~1.018、0.011~0.042、3.505~9.166mg · L-1;采用理化分析、Goodnight-Whitley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水库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沙河水库属中营养型;徐家河和桃园河属中-富营养型;道观河水库属富营养型.对水库主要的物理化学因子与寡毛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密度,以及各类底栖动物之间进行矩阵分析,发现水生昆虫与水深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水深的增加,其密度和种类下降,水深超过10m,下降的幅度更明显;寡毛类有从属于TN和TP含量的趋势, TP变化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更大;寡毛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三者之间无相关性.

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生物指数、群落结构、水质评价、水库

29

Q145;Q178;Q958(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D03B02-04;湖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6AA203A03-03

2009-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5339-534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29

2009,29(10)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