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33.2009.04.065
稻田冬闲期间覆盖稻草的生态效应
冬季覆盖和裸田休闲作为两种主要的冬闲方式,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存在,且有扩大趋势.研究其生态效应,具有良好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以湖南亚热带双季稻作区为典型研究区域,以耕层土壤温湿度、田间植被生长、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指标,研究早晚稻稻草覆盖还田与无覆盖还田两种冬闲方式生态效应的不同.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还田对冬闲稻田的生态效应主要包括4个方面:保温、保水、抑制田间杂草生长以及增加了指向大气的CO2排放.覆盖对土温的影响主要在地下5cm层,试验期内,温度较无覆盖平均高出1.0~3.2℃;覆盖对耕层水分的影响主要在0~15cm层,覆盖与无覆盖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另外覆盖显著改变了冬闲稻田生态系统的CO2与大气的交换情况,试验期内,由无覆盖的固定了CO2气体4.13 tCO2·hm-2转为覆盖处理的净排放3.06 tCO2·hm-2,致使冬闲稻田由大气的碳汇变为碳源.
冬闲稻田覆盖、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杂草、CO2通量
29
Q143(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2-YW-423
2009-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162-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