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33.2008.12.054
森林砍伐对苦槠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人类活动严重干扰着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砍伐是对森林生态系统最常见的干扰之一,它导致森林退化,植物种群变小,甚至灭绝,遗传多样性也随之下降.当被破坏的森林未被转换性利用时,则会逐渐恢复,但由于瓶颈效应,恢复起来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的遗传结构可能会改变.恢复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一方面与干扰的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另一方面,也受植物生活史特点的深刻影响.然而,我国对于砍伐后恢复起来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尤其是遗传多样性的改变的研究并不多见.研究在浙江省宁波市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区选择了5个苦槠种群,采用SSR微卫星标记来分析砍伐对苦槠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5对多态SSR引物共得到了29 个等位基因.种群内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基因流达8.68.恢复林和成熟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差不大,以阿育王寺地区恢复种群的最高;表明砍伐对于苦槠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这与苦槠较强的萌条能力有关.尽管如此,在恢复种群中观察到近期的种群瓶颈,显示出砍伐对种群遗传组成的影响;而在一个成熟林中也观察到种群瓶颈,这是因片断化导致种群变小之故.植被保存最好的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苦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却较低,这可能与成熟林中苦槠优势度较低有关.
砍伐、苦槠、微卫星标记、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恢复林
28
Q948(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0287;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5-0431;华东师范大学主干课程建设资助项目2006-ZG186
2009-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228-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