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33.2008.01.023
三种方法测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比较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小型蒸渗仪(Mini-lysimeter)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对2005年和2006年夏季(7~8月份)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昼间蒸散(E)变化进行了对比观测研究.在观测期间,存在能量不闭合现象,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的湍流通量相当于有效能量的73%.3种不同方法测定的蒸散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涡度相关系统与小型蒸渗仪测定的蒸散量相关系数达0.96,与波文比法的结果相关系数为0.95.然而,波文比法计算的蒸散量最大,比涡度相关系统的观测值高43%;小型蒸渗仪法的测定值次之,比涡度相关法的观测值高19%;涡度相关法测算的蒸散值最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潜热通量,可能会过小评价该生态系统的蒸散量.
蒸散、波文比、涡度相关技术、小型蒸渗仪、高寒草甸
28
Q145;Q945;Q948(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0429091211;日本环境厅全球环境研究基金S-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419
2008-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