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33.2006.02.037
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牧草资源特点及畜牧业发展
以长岭县为例,对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的牧草资源分布格局、牧草资源承载力和利用现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放牧系统(草地-林地-农田组成)提供的牧草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地畜牧业对牧草资源的需求.草地承载力仅占当前实际载畜量的16.6%,草地-林地-农田放牧系统承载力为实际载畜量的47.3%;作物秸秆转化为牧草资源的潜力巨大.经估算,作物秸秆占总牧草资源的78.3%,是当前畜牧业对牧草资源需求量的2.4倍.当前,农牧交错区牧草资源的粗蛋白含量普遍偏低,不能完全满足动物生长的需要,制约了当地畜牧业发展.根据当地畜牧业现状、牧草资源潜力,提出:应合理利用草地-林地-农田3个放牧子系统所提供的牧草资源,充分利用其它牧草资源,如作物秸秆;有计划地建立高产优质、富含粗蛋白的人工牧草基地,增加牧草粗蛋白含量,提高牲畜对牧草资源的利用效率(吸收率);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牧草资源,减轻草地放牧压力,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
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畜牧业、牧草生产力、牧草资源
26
Q143;Q812(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科技部科研项目G2000018607
2006-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