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33.2006.02.034
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河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生物量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河口地区潮流、径流共存,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环境因子复杂多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因此,研究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近海生态系统的特征.河口水域重要的浮游动物有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糠虾、水母等.环境因素和人类的活动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受到食物、温度、盐度、动物摄食以及径流等因素的影响,盐度是决定浮游动物分布的关键性非生物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在河口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微食物网和传统食物网连接的关键环节.浮游生物网是采集浮游动物样品的主要工具,对研究结果有重要影响,我国许多学者使用浅水Ⅰ型或Ⅱ型浮游生物网(网孔为507μm和169μm)采集样品,导致小型和微型浮游动物(如无节幼体)逃逸,研究结果被严重低估,而这些小型和微型浮游动物是幼鱼的重要开口饵料,因此合适的浮游生物网对于研究浮游动物极其重要.并对今后我国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进展
26
Q143;Q178.1(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40473046;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4B50301010
2006-04-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76-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