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33.2003.07.026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自然植被的水分状况及其恢复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以下简称塔南)是我国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塔南绿洲边缘的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自然植被的恢复有赖于对主要植被类型生物学特性的了解,于1998~2001年在位于塔南策勒绿洲边缘进行的中国-欧盟合作研究项目(ERBIC18CT980275),目的是探索塔南绿洲边缘自然植被可持续管理的生态学基础.通过对几种优势植物叶片(或同化枝)水分关系、气体交换、以及群落特性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塔南绿洲边缘的自然植被皆为隐域性植被,主要优势种为:胡杨、柽柳、骆驼刺以及少量的灰杨,这种植物是依靠河流的地表水而发生,依靠河流地下水补给而生存;(2)由于缺乏充分的地表水的补给,现存的自然植被几乎不能实现自然更新;完全破坏后的自然植被已无自然恢复的可能性,必须使用人工辅助方法进行恢复;(3)塔南绿洲边缘主要优势植物叶片(或同化枝)清晨水势和气体交换研究结果表明,依赖地下水生存的几种植物在整个生长季节没有发生严重的水分胁迫,保护和恢复绿洲边缘自然植被的必要条件是保持地下水位的相对稳定,禁止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植被、恢复、水分关系、气体交换
23
Q143(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中-欧合作项目ERBIC18CT9802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970154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449-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