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33.2002.10.003
黄河源区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
利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与90年代三期遥感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9个有关度量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的定量指标,通过FRAGSTATS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源区景观生态结构与景观格局变化,表明在近30a来,区域景观空间格局趋于破碎化和多样化,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是高寒稀疏化草原草地、黑土化与杂类草草地和沙化草地等景观类型的迅速发展,其景观面积分别增加了384.16%、66.63%和421.09%;选取景观生物生产力、景观土壤养分、景观植被覆盖度等景观功能的表征参数,提出了景观格局动态演变下分析景观功能变化的定量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在明确近30a来区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河源区不同时段不同景观类型间生态功能的转移流动特征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表明:近30a来,黄河源区景观功能变化强烈;区域景观动态演变将形成区域内部景观功能向减退与增强两个方向的变化,两个方向的强度均衡将形成区域整体生态功能的特征.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所引起的区域生态功能演变特征,可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变化的内在因素和演变趋势.
景观功能、景观格局、动态演变、转移矩阵、黄河源区
22
Q149(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KZCX1-10-06;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CACX210042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587-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