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0933.1998.06.002
流域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整体表述
流域,作为一个在自然地理方面有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普遍存在因果关系的特殊区域,其经济开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江流域最大的特点是丰富的水资源.但水体常作为不透明的、异质的嵌块在景观地图上被描绘,而水体科学家不常借用景观生态学的工具和概念解释它们.因为淡水生态系统格局很难被看到(多一个水的介质、可视的格局也很短暂),而且淡水是陆地海洋的"生境岛屿"(空间上断裂、功能上隔离).也由于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易受岸上周边地区包括生命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仅仅研究水体本身是不够的.故从更高的层次研究水体,将视野从水体扩大到汇水区域(对静水水体而言),或流域(对流水水体而言),将其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即流域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水、陆之间的斑块镶嵌及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关系,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必然趋势.流域生态学不同于景观生态学,是淡水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间的一个交叉学科,且在研究过程中尚需借鉴计算机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以长江流域为对象,探讨流域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为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流域生态学、长江、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
18
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39500116;39670145;科技部专项基金96-920-04-12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7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