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與宋元時期的嶽瀆祭祀
嶽瀆祭祀是古代國家祭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統治者行使公權力的象徵、昭示政權合法性的重要體現.相比前代,宋元嶽瀆祭祀有因有革.多民族政權林立,望祀遥祭成爲這一時期嶽瀆祭祀的時代特徵.宋元嶽瀆祭祀及其相關活動多有道士參與,道士擔任主祀官代祀的情況在大蒙古國時期和元初是比較突出的,其他時期以輔行或修建祈福道場者居多.管理嶽瀆宫廟是道教參與國家嶽瀆祭祀禮制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宋元多民族政權並立並逐漸走向融合、大一統的歷史進程中,道門之士通過參與嶽瀆祭祀、管理嶽瀆宫廟,見證了王朝正統性的建構,推動了以嶽瀆祭祀爲代表的中原禮制在少數民族政權政制體系下的傳播發展,藉此增進了金元統治者對中原文化的認同.在祭祀嶽瀆過程中,道門宗匠們體察政風民情,濟世度人,對政府決策、選人用人亦有助益.
道教、岳瀆、祭祀
B-03;C95;D920.0
爲國家十三五規劃文化重大工程《中華續道藏》批准號:中央統戰部統辦函號專項研究成果;國家社科基金
2024-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