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08/j.cnki.1008-8873.2023.04.005
陕南中低海拔山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及坡向的关系
为了研究陕南中低海拔山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坡向、海拔之间的关系,在研究区内设置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样方91处,统计分析了每150 m海拔区间内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29科、312属、460种;阴坡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物种数均多于阳坡;相同坡向内草本植物的科、属、种数量最多,灌木次之,乔木最少.(2)除草本植物的H、D值外,其他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异系数阴坡均大于阳坡;阳坡海拔1250 m以上草本植物物种数逐渐降低,优势种逐渐显现;在阴坡,海拔500—650 m处草本植物物种数最多,而海拔1400—1550 m灌木的个体数量最多.(3)回归分析中,多样性指数与海拔之间大多能呈现较好的拟合效果.阴、阳坡向内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先降低再升高,海拔950 m以上,阴坡乔木层的H、M值大于阳坡,差异显著(P<0.05);而D、J值差异不显著.阴坡灌木层的H、J、M值在海拔800 m处呈现单峰格局;阳坡灌木层的H、M值在研究区域内单调升高,而J值与海拔之间没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在研究区内,阳坡草本层的H、J、M值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增加再降低趋势,而阴坡草本层各指数与海拔之间没有很好的拟合效果.(4)不同层次间相关性检验中,阳坡乔木层H值与灌木层的H、D、M为显著负相关(0.01<P≤0.05),乔木层的J值与灌木层的J值、灌木层的J值与草本层的J值为显著正相关(0.01<P≤0.05);阴坡灌木的多样性指数与草本层各指数(D值除外)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他相关性均达不到显著水平.(5)阳坡的种间共同出现率的峰值位于海拔800—950 m、950—1100 m的两个区间内,最低值在海拔1100—1250 m、1250—1400 m两个区间内.阴坡的峰值海拔比阳坡峰值海拔高100—400 m,而最低值所处的海拔区间与阳坡相同.
陕南山区、植物多样性、海拔、坡向
42
Q948(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专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
2023-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