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08/j.cnki.1008-8873.2020.06.017
杨麦间作系统枯落物持水能力对地表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以太湖流域杨麦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内不同枯落物蓄积量持水能力及对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流失效应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随着枯落物蓄积量的增加,蓄积量为0.4 t·hm–2最大持水量、最大拦截量和有效拦截能力>0.2 t·hm–2>0.1 t·hm–2,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2.35—12.93 t·hm–2,最大拦截量变化范围2.17—10.95 t·hm–2,有效拦蓄能力在1.80—9.10 t·hm–2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R2>0.90),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9).枯落物蓄积量越大,对地表径流量及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流失的削减效果越显著.而2种间作密度下,A1处理对地表径流中TN、NO3–-N和NH4+-N的削减效果>A2;径流中以NO3–-N流失为主,TN、NO3–-N和NH4+-N流失量随枯落物蓄积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蓄积量越大,差异越显著.
枯落物量、持水特性、地表径流、氮流失
39
S157.2(土壤学)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扬州市"绿扬金凤"人才引进项目;扬州市职业大学校级科研课题;2019 年度扬州市市级社科重点课题
2021-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