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08/j.cnki.1008-8873.2019.04.008
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均匀网格布点法采集沈阳市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101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磷酸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分析了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之间的关系.土壤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沈北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磷酸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绿地>旱田>天然林地>水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pH值、含水量、粘粒、粉粒、总磷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砂粒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上述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对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其菌群丰度主要受土壤pH、含水量和总磷的调控,且其随土壤pH、含水量和总磷的变化特征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提示这些菌群可能是土壤磷酸酶的重要来源.
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磷酸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
38
S154.2(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3070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200, 41171399;沈阳市科学事业费竞争性选择项目;沈阳市科技局项目17183900;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点项目2017052036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2019-ZD-0550
2019-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