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08/j.cnki.1008-8873.2018.04.024
基于生态足迹的洪雅县生态建设评价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通过对洪雅县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赤字或盈余的估算,按照全球标杆生态安全评价等级标准,以可更新资源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可持续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所构成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洪雅县近10年(2005-2014)来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洪雅县人均生态足迹具有振荡性下降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有略微增长,平均值在0.8 hm2·cap-1以下,全县整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近10年来该县,可更新资源生态压力指数从0.46下降到0.38,属于很安全状态;生态可持续指数逐年上升,但值均<0.2,从强不可持续状态转变为中不可持续状态;生态占用指数介于1.01-2.00之间,属于稍富裕状态;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后期略有上升(从0.36上升到0.43),均<1.00,处于协调性很差;可持续发展指数略有下降(从0.49下降到0.43),跨持续性稍好和较好两个等级.根据评价结果来看,洪雅县应着力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抚育林木,实现洪雅县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消耗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洪雅县、生态足迹、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
37
F062.2(经济学分支科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地丘陵农产品主产区种养关联的县域农业碳源/汇效应及调控机制研究"17BGL137
2018-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9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