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08/j.cnki.1008-8873.2018.01.015
中国1998-2012年PM2.5时空分布与能源消耗总量关系研究
基于1998-2012年中国PM2.5浓度遥感数据,在对中国PM2.5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地理信息科学空间相关矩阵方法分析中国PM2.5时空分布与能源消耗总量等时空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基于省级尺度,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相关方法,对PM2.5和能源消耗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历史的PM2.5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地形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胡焕庸线成为中国PM2.5空间分布的东西界限.(2)整体来看,中国PM2.5的年际变化上,具有双增长单下降的区域特征:两个快速增长区域(年均增长率大于3.5%)分别为PM2.5高值区域——北部沿海以及PM2.5相对低的东北地区.下降区域则为西北地区.2007年前后是中国大部分省PM2.5浓度增长的拐点,但并没有形成高值区域快速下降的趋势.(3)从国家尺度上看,中国PM2.5分布与单位面积煤炭消耗分布呈现强烈正相关性,与单位面积能源消耗总量分布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石油消耗分布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相关性.(4)从省级尺度上看,各省PM2.5浓度与能源消耗存在明显正相关性,但各省PM2.5浓度受能源种类消耗的影响程度不一致.综合来看,中国PM2.5浓度较高的区域,受能源消耗种类的影响,呈现“北煤南油”以及“东油西煤”的规律.
PM2.5、时空分布、能源消耗、灰色关联
37
X24(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及快速城市化对水质水量的影响及对策2012BAH32B03-4
2018-07-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