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108/j.cnki.1008-8873.2014.05.026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
毛黄钟花(Tabebuia chrysantha (Jacq.) Nichols.)为紫葳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系统研究其形态解剖特征、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其播种繁殖技术,结果表明,毛黄钟花为阳生性树种.毛黄钟花的枝角及叶面积大,栅栏组织发育好,下表皮气孔数多,利于其对光能的吸收利用.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叶片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小的表观量子效率,在高于光饱和点的光强下,其叶片的光合速率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同时还维持了较高的蒸腾速率.毛黄钟花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能有效吸收光能并传递到光合反应中心.播种在沙土中的种子较泥炭土中的种子发芽要早、萌发周期短且发芽率高,但在泥炭土中的幼苗植株株高要相对较高且叶色较深,这表明其萌发及栽培时可尽量选择土层肥沃的砂质壤土.研究结果显示毛黄钟花适合生长在水热充沛、土壤相对肥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毛黄钟花、园林绿化、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播种繁殖
33
Q948(植物学)
2015-0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8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