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8873.2010.02.009
珠江口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后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研究小组于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期间对珠江口一次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后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浮游植物(包括变种、变型)6门,57属,118种.其中,硅藻门26属67种,占总种数的56.77%;绿藻19属33种,占总种数的27.96%;甲藻4属6种;蓝藻4属5种:裸藻2属5种;金藻2属2种.调查期间,球形棕囊藻可视群体的直径范围为0.5~2.5 cm,密度均值为1 208 colonies·m-3,镜检的密度均值为675 000 colonies·m-3.11月中旬至月底的骤然升温是本次球形棕囊藻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赤潮期间主要伴随优势种有骨条藻(Skeletonema sp.)、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新月菱形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以及三星裸藻(Euglena tritella).
珠江口、球形棕囊藻、赤潮、浮游植物
29
P735(海洋基础科学)
珠江口海域渔业生态环境野外观测台站观测研究及数据信息系统建设2006-2007;全国渔业环境监测网珠江生态监测与评价项目2009;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0903048-5
2010-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40-146